我们经常讲“十滴血一滴精,十滴精一滴髓。”《黄帝内经》中讲:“骨髓坚固,气血从之,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意思就是说:人的骨髓饱满了,气血就充足,阴阳平衡,疾病侵害不到身体,即便是人老了,也会身体健康,精气神十足。
骨髓是造血之源:
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扁平骨(如髂骨、肋骨)和不规则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松质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
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某些淋巴细胞能制造抗体。因此,骨髓不但是造血组织,它还是重要的免疫组织。
骨髓是免疫之本:
骨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血液的所有细胞成分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中髓系细胞(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单核细胞系与巨核细胞-血小板系)是完全在骨髓内分化生成的;淋巴系细胞(T细胞与B细胞)的发育前期是在骨髓内完成;另外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也回到骨髓,并在这里大量产生抗体。
骨髓是造血器官,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具有分泌造血细胞及生长和分化调节的作用。骨髓中各阶段细胞不断在完成更新、增殖、分化和成熟等发育过程。其原始阶段细胞为多能干细胞(stem cell),可以形成红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等,以及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这些过程需要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cytokine)的调节。如白细胞介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原始粒细胞分化成熟的过程中,白细胞介素起着重要作用。当骨髓功能缺陷时,可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缺陷,如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功能异常时,需根据情况,使免疫功能重建。
骨髓是干细胞的孵化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MSC最初在骨髓中发现,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迁移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 肝、心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来源广泛,易于分离培养,并且具有较强的分化潜能和可自体移植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青睐,被认为是不久即将被引入临床治疗的最优干细胞。
自体骨髓干细胞肝移植的作用
1、骨髓干细胞是肝硬化时肝细胞的主要来源。
有证据表明,在人类进展期肝硬化时,可能因肝细胞端粒缩短而导致肝细胞复制活动消失, 处于一种“复制衰退状态,此时产生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卵圆细胞是肝细胞再生的主要来源。目前研究表明在肝细胞转化过程中除了表达肝细胞和胆管细胞标志,卵圆细胞也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
2、骨髓来源肝细胞,因此提示了造血干细胞可能通过启动了快速高效的内源性肝细胞的增殖,进而改善了内源性肝细胞的损伤。
3、加快了肝组织的恢复、实现肝脏的重建。
临床试验症状将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注入致死量照射的肝脏中,发现肝脏中存在着大比例骨髓来源的肝细胞,而且肝脏的组织学损伤减轻,肝细胞再生增加,生存期得到延长,提示某些刺激因子的介入可能加速了骨髓对肝细胞的诱导过程。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移入肝组织的潜力,并可能促进了内源性肝细胞的增殖过程,加快了肝组织的恢复。因此,推测选择适当的诱导剂,促进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向肝细胞的诱导分化,实现肝脏的重建是完全可能的。
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肝脏组织的修复功能,再次印证了古老中医“骨髓生肝”理论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骨髓是自主神经控制器:
人体最大的骨髓是脊髓,脊髓人和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椎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的内部有一个H形(蝴蝶型)灰质区,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在灰质区周围为白质区,主要由有髓神经纤维组成。脊髓是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
脊髓两旁发出许多成对的神经(称为脊神经)分布到全身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脊髓是周围神经与脑之间的通路。也是许多简单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脊柱外伤时,常全并脊髓损伤。严重者脊髓损伤可引起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脊髓的调节功能 :
由于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发源于脊髓侧角和相当于侧角的部位,因此脊髓是部分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在脊髓颈部第五节段以下离断的动物,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脊髓休克的主要表现为:在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甚至消失,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不出现,直肠和膀胱中粪和尿积聚,说明动物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均减退以至消失。以后,脊髓反射活动可以逐渐恢复,恢复的迅速与否,与动物种类有密切关系;低等动物如蛙在脊髓离断后数分钟内反射即恢复,在犬则需几天,而在人类则需数周以至数月(人类由于外伤等原因也可出现脊髓休克)。
反射恢复过程中,首先是一些比较简单、比较原始的反射先恢复,如屈肌反射、腱反射等;然后才是比较复杂的反射逐渐恢复,如对侧伸肌反射等。反射恢复后的动物,血压也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动物可具有一定的排粪与排尿反射,发汗反射甚至亢进。这些均说明脊髓可以完成部分内脏反射活动,例如血管张力反射(维持血管紧张性以保持一定的外周阻力)、排便反射、排尿反射、发汗反射等。但是,这种反射调节功能是初级的,不能很好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例如,基本的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排尿不能受意识控制,而且排尿也不完全。所以,内脏活动更完善的调节必须有较高级中枢的参与。
脊髓的运动功能 :
屈肌对侧伸肌反射,肢体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该侧肢体出现屈曲运动,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称为屈肌反射。屈肌反射具有保护性意义,使肢体屈缩而避开伤害性刺激。屈肌反射的强度与刺激强度有关,例如足部较弱的刺激只引起踝关节的屈曲;刺激强度加大时,则膝关节和髓关节也可发生屈曲。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展的反射,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动物的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以利于支持体重,维持姿势。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的中枢均在脊髓。
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发生收缩,称为牵张反射。由于牵拉的形式不同,肌肉收缩的反射效应也不相同,因此牵张反射又可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脊髓的反射功能 :
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动受脑的控制。来自四肢和躯干的各种感觉冲动,通过脊髓的上行纤维束,包括传导浅感觉,即传导面部以外的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的脊髓丘脑束、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薄束和楔束等,以及脊髓小脑束的小脑本体感觉径路。这些传导径路将各种感觉冲动传达到脑,进行高级综合分析;脑的活动通过脊髓的下行纤维束,包括执行传导随意运动的皮质脊髓束以及调整锥体系统的活动并调整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使动作协调、准确、免除震动和不必要附带动作的锥体外系统,通过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调整脊髓神经元的活动。脊髓本身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但也受脑活动的影响。
脊髓的传导功能 :
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还有什么功能?仍以成人排尿反射为例来说明。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外界环境不适宜(比如在课堂上),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而不排尿。可见,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
因为骨髓的四大作用,可以说骨髓是我们的生命之根,昂硕生物科技研发团队,经过三年半的不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种高效的营养骨髓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从气血、干细胞、神经和免疫力方面综合实现对人体内环境的调理与修复,更值得庆贺的是,这些润养骨髓的成分,全部来自于普通食品或国家规定的药食同源的原材料,像食品一样安全,对身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而且价格低廉普通老百姓都食用得起。
点击进入:
相关产品
联系我们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我们深感歉意,请联系我们,定在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所分享的观点,只代表公众的认知,并不具备指导治疗的意义,相关疾病请咨询专业人士,误用药物产生任何良后果,本站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