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微观研究大规模改变医学和治疗思路始于1940年代,发现青霉素和连霉素等抗生素。
抗生素由微生物所产生,对人体细胞无害,只会妨碍其他微生物的成长和繁殖。对人体无害而可选择性的击败病原体的抗生素,简直就像可以精确地击败敌人的高科技轰炸机。
1940年以前,日本人高居死亡原因第一名的是肺炎或肺结核等感染症,但是抗生素一转眼间就把这些感染性疾病制服了,从而使肺炎和肺结核的死亡人数,透过抗生素的处方而大为减少。抗生素的强烈治愈效果使人大感惊讶,称它为“魔术子弹”而赞不绝口。
由于抗生素的应用非常成功,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了新的假说,即对感染症或炎症的治疗,只要采取精确的给药方式,将入侵的微生物除去就好了。如果这样,就不用考虑免疫系统的问题,治疗将变得很单纯。而且青霉素和连霉素之后,合乎这个治疗理论的抗生素不断被发现、生产和使用。
于是,现代医学把心理状态和治愈疾病分开看待,研究学者逐渐以“在脑和免疫系统独立运作”这种错误的前提进行研究。然后,通过把人体细分化进行微观研究,提高了研究效率。
而为这样的研究提速就是“生物学革命”,即1950年代华特和克里克发现了“支配生物遗传的遗传因子,其实是叫做DNA(脱氧糖核酸)的单纯物质”进而生物学革命成为契机,诞生了以遗传因子为主,以说明生命现象的分子常说。
在此以前的生物学和医学,是从宏观角度来观察动物和人类的个体行为和生命现象的,但分子生物学则从微观角度,进行分子层次的研究。当然,研究者的研究目标很快就从比人类个体更小的单细胞生物的细菌,转向了比细菌更小的病毒。而随着分子层次的生物研究的进展,终于明白遗传因子如何在细胞内受到控制、遗传因子如何起作用生产蛋白质等。
如此细分领域的生物学,迅速提高了研究速度并有相当大的发展。不过,研究却因此微观化、细分化,最后忽略了生命的整体性。虽然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发表的论文堆积如山,但是对生物,尤其是对人体的理解几乎没有进步,21一世纪的今天,癌症、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众多疑难杂症和慢性疾病频频发生,人类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看似合理和高科技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在这些疾病面前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和束手无策,这真是对现代医学的一个大大的讽刺!
生命是一个整体,是精神和躯体至高层次的统一。就如一台正常工作的电脑必须由软件和硬件一样,硬件承载软件,软件指挥硬件。软件出了问题或硬件出了问题电脑都不能正常工作,软件问题可能造成硬件的损伤,硬件问题也有可能造成软件的毁坏。这就和人一样,无论精神和肉体的问都会造成人的健康出问题,也就形成了疾病。
所以在疾病治疗方面,不可忽视精神的作用,因为生命就是精神和肉体的合体。在这里,笔者不是想去批判谁或指责谁或是和谁较针,而是看到很多病人把所有希望和精力都寄托在某个医院、某个医生、某个治疗方法或某个产品上面,而真心的替他们着急。要知道这些治疗的方法都是外援型的、物质的,精神或者说心理上的调理不忽视,真正强大的治愈力来自于我们身体的内部。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深厚医学和健康养生文化的国度,我们祖先很早就讲“形神相一者寿”,《黄帝内经》又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淡泊质朴的生活、平和宁的心境和“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物我两忘的境界才是健康之道、也是长寿之道。
所以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病痛上面,也不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治疗上面。在求医问药的闲暇之余,不如修一个心,寻找一个信仰以去处怨恨、急躁、忧郁、悲伤、嗔怒、自卑、过欲等一切对健康不利的心态。修炼一颗淡泊、平静、相信、快乐、平衡和充满希望的金刚不坏之心,进而拥有一个金刚不坏之身,相信我们都可以活得更健康、更长寿!
点击进入:
相关产品
联系我们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我们深感歉意,请联系我们,定在第一时间删除;本文所分享的观点,只代表公众的认知,并不具备指导治疗的意义,相关疾病请咨询专业人士,误用药物产生任何良后果,本站概不承担!